看到原因
你是不是也总是信心满满的设立了一个目标,过几天就抛之脑后了?或者坚持了一段时间感觉没有进展就放弃了?
让我们放弃曾经信心满满的目标计划,最常见有两类原因,一类是心态的原因,一类是方法的原因。理解了这些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心态原因
意义不明
我们往往一时兴起,看到别人身上的成功案例,就给自己设定了一个同样的目标。然而,没有想明白达成这个目标对自己究竟有什么意义,也就让我们没有长久动力自发的做这件事,只能靠意志力强撑。以至于我们在坚持的过程中,潜意识里有一种牺牲心态,认为我们所付出的精力,所花费的时间,是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而做出的牺牲。从而让自己觉得痛苦,难以忍受,最后就放弃了目标。
急于求成
如果我们理解了目标对自身的意义,往往能够坚持很长一段时间。这时我们很可能发现,这段时间很认真很努力,但似乎情况没有什么变化,没有什么进步。这样的次数多了,我们可能就会心态爆炸,认为自己不是这块料,这个目标太难了,无法达成而放弃。要么就会非常焦虑,从而做这件事时感到十分痛苦,然后就放弃了。
方法原因
如果我们碰巧心态很好,但就是长时间看不到进展,看不到提高,那可能就是方法方面存在问题。以下是常见的三种错误方法:
盲目努力
如果我们没有搞清一个事情的基本原理和运行机制,仅凭自己的热情就去折腾,往往就会出现这个问题。就像我们学游泳而不知道人体在水中怎样才能浮起来,不知道在水中前进的原理就下水学习游泳,那很可能在水里扑腾了很长时间也不得其法,没有任何进步。而游泳教练在教我们游泳时,一开始总是告诉我们最基本的原理和用哪些姿势动作才能更好的契合这些原理,然后再让我们练习这些动作,慢慢的把动作做标准,做协调。这两种不同的方式学习游泳,效率上的差别是巨大的。
只输入不输出
有时我们在学习或者练习一项技能时,花了很多时间看书学习,了解原理机制,但还是没什么进步。这往往是因为我们只注重了知识的输入,而忽视了输出。 我们的学习,只有得到有效的反馈,才能根据反馈来发现问题并改进,从而持续进步。而只有我们在运用它的时候,才能切实的获取到反馈。只输入不输出,就像学习英语时只进行听和读的练习,从不做说和写的练习,是没法用英语和人交流的。
避难趋易,原地打转
要想持续进步,就要不断的突破舒适区,而要突破舒适区,就要从舒适区进入到相邻的不舒适区域,然后克服它。这个过程中,肯定会有一个从不适应再到适应的过程,这个过程,会让人感到不舒服。而我们的大脑很聪明,会自动选择一个容易的方式来代替这个过程。常见的替代方式有:
- 用过程来代替结果。
最常见的是学习中的打卡,打卡看似是一个把大目标不断拆解为小目标并“日拱一卒”的做法,但实际上,这是在用打卡这个简单的过程来代替获得学习效果这个困难的结果。把关注点从最该关注的学习效果转移到了打卡过程,即动机转移了。
找到方法
下面给出五个策略,帮助我们更容易的向着目标迈进。前三个策略主要帮助克服心里因素,后两个策略解决方法问题。
挖掘目标的意义,才能获得持久的动力
我们在确立一个目标时,应该仔细思考达成这个目标对我们的意义是什么,对我们或他人有什么价值。我们可以主动描述目标与自己的联系,增加更多看待目标的角度。当我们真心认同了目标的意义和价值,就会发自内心的想要完成这个目标,就会有充足的动力去实现这个目标。
感受好处,才能消除过程中的痛苦
要想达到目标,重复的练习是必不可少的。随着时间的流逝,日复一日的重复练习让你感到疲惫,但你还想继续坚持。这时就要特别注意了,当你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感到自己是在坚持,其实就已经有牺牲感了。你可能会觉得锻炼是牺牲了舒适慵懒的时间,早起是牺牲了睡眠的时间等。这时我们要主动调整视角,把注意力集中在收获上。可以这样想,每锻炼一次,我们的身体都获得了更充足的活力,每早起一次,我们都收获了一段宁静的时光。
除了使用收获视角外,我们还可以主动创造各种好处,当我们锻炼时,我们可以把阶段性锻炼的成果发到朋友圈,获取朋友的称赞;当我们学习一门技术时,可以把我们已经理解的内容发到网上获得成就感。当你能在过程中经常感受到好处,你就能从中体会到乐趣和动力,从而消减痛苦的感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过程中感受到好处,在重复中感受到乐趣和动力,是长期练习才能达到目标的“最后一公里”。
降低期望,才能轻装上阵
“人之所以痛苦,是因为能力赶不上欲望”,这句话说的很有道理。急于求成是人的天性,我们总是希望自己能立竿见影的达到目标,最好能短时间内同时完成多个目标。如果做不到,我们就会焦虑,就会沮丧,就会产生挫败感。然而从生物学角度看,学习的本质是使大脑内相关神经元产生连接并形成强关联的过程,这个过程在初期必然是非常缓慢的,因为它们之前还没有形成通畅的通路。
所以我们在遇到困难时,要做的就是主动降低预期,允许自己进步缓慢,允许自己反复失败。只要这样做,我们就能丢掉之前自己强行让自己背上的精神包袱,轻装上阵。
看清机制,才能预防盲目努力
单纯依靠意志力的努力往往是盲目的,所以我们总是反反复复地起念,又反反复复地失败。《这本书能让你戒烟》这本书指出,不清楚烟瘾形成的真正机制,只好依靠意志力戒烟,正是大多数人无法成功戒烟的原因。而认识到烟瘾的产生机制,才能用有效的戒烟方法论来实现目标。
只要当我们通过原理机制彻底看清做一件事情的好处时,便会觉得不做这件事时一种损失,这时我们做这件事不需要靠意志力来坚持了,而是会为了避免这些损失而主动去做。而知晓了原理机制后,我们自然又了具体的方法论,这又会反过来增强我们做成这件事的信心。
深度学习,才能持续进步
当我们看清了机制,有了方法论后,我们努力了一段时间,可能会发现,我们确实有进步,但当前水平和卓越之间似乎有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事实上,鸿沟是确实存在的,只有优秀的学习方法才能让我们跨越这道鸿沟。
《认知觉醒》一书中指出,学习可以被分为被动学习和主动学习两个层次,就像一个金字塔,从上到下,学习效果越来越好。从下图我们可以看到所有的输入都是被动学习,都在金字塔上方,而所有的输出都是主动学习,都在金字塔下方。所以我们学习的一个关键就是要用输出倒逼输入。在输出的过程中,当我们发现自己没法向别人清晰的讲解我们学习的内容时,就发现了我们没有真正掌握的内容,就可以补上知识体系的漏洞。
核心方法论是:不要重复已经学会的,而是要不断地通过反馈找到似懂非懂的部分,反复练习这部分直到完全掌握,一直重复这个过程,就会进度很快。下图展示了可以练习的四个基本原则。
这些原则在《刻意练习》这本书里有详细介绍,推荐阅读。
希望以上五个小策略能让你在达成目标的道路上少走些弯路。